武汉以东,举水河畔,新洲区紧盯城市综合管理难点痛点问题,以路长制为抓手,落实精细化管理;以人文绿色为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宜业宜居,新洲正以崭新的面貌,笑迎八方宾朋。

路长+店长

共治共享提升 精细化管理水

“城管服务二维码,服务事项码中查,邀您报事和监督,共治共享你我他。”随着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商发街“路长”公示牌集中“上岗”,汪集街率先在全区启动城市综合管理“路长制”,城市管理网格化体系实现全覆盖。

昨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商发街看到,街两旁的商铺、单位都在大门外醒目处挂上了“路长制”牌子。公示牌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路长、督导员相关信息,监督电话等内容及城管“公众号”二维码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市民群众可拨打电话、扫码运用“随手拍”参与城市管理,反映和举报相关问题。汪集街综合执法中心执法队员陈小来是商发街的路长,他正在巡查责任路段,捡拾头杂物,劝导沿街商户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督促保洁员及时清扫道路废弃物、加大巡回保洁力度,确保辖区市容环境。

“商发街全长620米,沿街有83家商户,我是这条路段城市综合管理第一责任人,即这条路段的路长,主要行使城市综合管理及执法等工作,指导协调楼长、店长及社会共治力量履行职责。”陈小来说 ,他还负责协调处置各类城市综合管理问题。

汪集街实施城市综合管理“路长制”,覆盖新施路集镇、汪盛路、汪兴路、商发街、荣生街等5条集镇主要道路,按照“1+2+N”(即:路长+楼长〈店长〉+共治力量)路长制工作机制,实行“巡查、反馈、处置、督查、通报”的管理流程,对责任路段的环境卫生、市容市貌、道路设施、路政管理、绿化维护、“门前三包”等14大类69小类等实施全面综合管理,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美观的辖区环境。

据了解,新洲区路长制管理年底将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街道辖区市容市貌和环境秩序精细化管理,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服务+引导

“脏乱差”菜场变市容亮点

阳逻街棉纺厂菜市场和双虎菜市场,周边老旧小区林立,人流密集,这两个菜场脏乱差,是多年来的顽疾。

城管队员们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多次查看现场,走访菜场经营者、租户、附居民、商贩等,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城管队员们了解到,很多摊贩都是周边的失地农民,而菜场内还空缺着很多摊位。能不能把他们疏导到菜场内合法经营?队员们动起了脑筋。

一些摊贩有抵触情绪,认为进入菜场内经营要交管理费,不如在场外“打游击”。队员宣传城市管理法规,带他们“考察”菜场经营情况,看着场内生意红火,有几名摊贩动了心。

在队员们的协调下,先后有7名流动摊贩进入菜场租赁摊位经营,经营稳定、生意红火。队员们也定点到他们的摊位上购买蔬菜,照顾他们的生意。

在疏导的同时,队员们加班加点,严管死守。有的摊贩收拾得慢,队员们耐心地帮着收拾,轻拿轻放。次数多了,摊贩们也不好意思了。

在队员们的努力下,菜场周边环境明显改观。街道负责人惊叹: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成效,环境“重灾区”变成了“市容亮点区”,还得靠精细化管理呀!

管理+微笑

噪声投诉量直线下降

今年9月份,有群众投诉,阳逻街高新路戎北花园楼下物流公司晚间卸货,发出噪音扰民,影响休息。

队员们迅速赶到现场巡查,没有发现噪声源。

“肯定是有情况,群众不会无缘无故的投诉。”第二天晚上,队员们提前赶到现场,发现物流车正在归库停靠。因道路狭窄,车辆反复前进、倒车,气刹发出的声响较大,肯定是因为这个投诉。果然,正在此时,群众又投诉了。城管队员们和货车司机反复沟通,货车司机承诺以后晚上八点之前归库,从此以后,居民再也没有投诉噪声扰民了。

“阳逻街老庙黄金商铺,整天用高音喇叭揽客, 声音特别大。” 家住新洲城区阳光路的曾女士反映,太吵了。

城管带队分队长魏泽勇带上噪声测试设备,果然超标。“看看你们的噪声,都80分贝了,白天超过60分贝就是违规。我都被吵得不想进来了。”魏泽勇一边笑着说,一边翻开法律条款,为商户现场普法。

“揽客一定要投其所好,相信顾客也不希望在一个嘈杂的环境里购物 ,可以播放一些舒缓、动听的音乐,效果应该更好。”魏泽勇还耐心引导商家。

“冲你们这样文明、认真的工作态度,我服,以后再不开大喇叭了。”店家承诺说。

发展+绿色

美丽乡村绘出多彩画卷

村民文化广场上,三五成群的孩子在玩耍,干净整洁的村道旁,矗立着一排排小楼,墙面上的精彩绘画,诉说着新洲区巴徐村美丽乡村的新面貌。

巴徐村以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湾环境为抓手,整治乱搭乱盖、乱堆乱放现象,新建村民文化广场6处,安装路灯300余盏,绿化植树3500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休闲生活有去处。

为了彻底解决巴徐村面源污染现象,打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巴徐村拆除农村旱厕274座,新建公厕6座,修建三格式户厕74座,安装污水管网2公里。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巴徐村徐治湾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游。升级改造小吃一条街,修缮古危房,立面进行3D彩绘整治,打通水序循环,修造景观桥、亲水台,流转土地300余亩,打造有机果蔬采摘园。湾内巷道古香古色,移步换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蓝天白云下,群山丘陵将依山而建的民居、纵横交错的田地、花草围绕的文化广场一一环抱。走进旧街街团上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悠然田园风光。

年来,在发展壮大产业的同时,团上村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合理规划村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厚植生态底色。

通过推进“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清理河塘沟渠消灭黑臭水体,告别了脏水横溢、蚊蝇满天飞的环境,村湾面貌焕然一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成了这里的名片。(□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汪珊英 黄建兵 摄影:吴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