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李长军(中)和学校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下午4点,在结束了一个小时的教学后,李长军从教室匆匆走向办公室。办公室里,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教师正在利用一块大屏幕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的教师共享一堂教育分享课。这块屏幕,连通着相距数千公里的首都北京和高原玉树。

屏幕那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的老师以北京高考试题为例,深度分析题目立意、教材背景、高考方向预测和教学建议。屏幕这边,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教师一边记录,一边分享交流如何帮助高三学生做好冲刺复习。

从两地的学生共享一堂课,到教师的线上教研活动,在李长军的发起组织下,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的师生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也点亮了孩子们对未来的向往。

李长军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的教学副主任,2022年8月,李长军主动请缨到玉树支教,成为第四批“组团式”援青教师中的一员。到达玉树后,他担任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教务主任,同时还兼任两个班的物理老师。

“虽然到玉树教学的时间不长,但是在跟孩子们交流时,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李长军说,在玉树的这段时间里,来自各大学校的援青教师一起探索涵盖教研指导、专业建设、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示范引领、高效课堂、评估问诊、智慧教育、改革发展等多方面内容的帮扶体系,同向发力,共育桃李。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之上,只有让学生了解到它的规律,学习起来才不费力。”在课堂上,李长军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了解物理的规律。为了激励学生,他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们明白成功来之不易,学生也慢慢明白了这位老师对他们的良苦用心。

在学校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李长军帮助两地教师建立传帮带机制,每名援派教师结对带本地年轻教师,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共享教育资源,构建课堂+课题、线上+线下教师研学共同体,开展常态化线上教研,让年轻的教师学到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

两地牵手13年来,北京发挥科技、文化、教育等资源优势,深化“组团式”教育援青,创新开展异地办班办学,全面提升玉树州教育水平。特别是在教育援玉过程中,北京与玉树共同探索异地办班、异地培养等模式,弥补了玉树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短板。

绵绵三江水,浓浓京玉情。多年来,从北京到玉树,一批批援青教育团队在高原大地上挥洒自己的教育热忱,续写着支教帮扶的梦想,也为玉树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