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河北频道3月22日电(记者 高博)“牛肉加5种蔬菜一共60块钱,价格跟平时一样。”21日上午,居住在封控区的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新工房社区居民翟婷婷到社区保供点取回前一天预订的肉菜套餐。

翟婷婷家有两个孩子,拿到套餐后,吃喝不愁了,她心里踏实不少,“我们一定安心居家隔离,大家共同努力尽快打赢疫情防控战!”

自3月19日唐山发现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唐山立即启动各项防控措施以阻断传播链,集中隔离密接、次密接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杀,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并对区内人群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为满足封控区域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唐山启动了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保障方案,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体系,确保生活必需品“进得来、调得出、供得上”。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唐山建立起“保供企业—保供站(点)—网格员—居民”链条式供应体系,全市设立保供站(点)7329个,保供队伍39196人,覆盖全部县市区、乡镇街道、农村社区。

唐山市超市在备货(唐山市委宣传部提供图片)

“各保供企业根据货源,每天晚上通过微信发布粮油、果蔬、肉蛋奶、调料、卫生用品等信息,第二天午饭前就能送到居民手中。”赵各庄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周兵在疫情防控中负责保供工作,他介绍,保供物资信息经过街道保供负责人、社区保供负责人、社区网格员逐级传递到每位居民,居民下单后再逐级收集反馈到保供企业,企业备货后统一配送到社区保供点,由网格员上门发放或通知居民自行领取。

“新工房社区共有居民2459户,前两天因为居民家里都有储备,每天有六七十个订单,预计过两天订单量会激增。”但赵各庄街道新工房社区书记袁宁并不担心,她介绍,社区有很多志愿者,可以帮助网格员收集和上报信息、为行动不便的居民送菜上门。孕产妇等群体如有药品等特殊物资需求,网格员还负责对接各保供站(点)及时筹备货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