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记者来到怀宁县三桥镇政协委员工作室。一进门,怀宁县政协委员、三桥镇党委副书记杨安平就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刚通过‘板凳会’,解决了三桥镇80多个在蓝莓企业务工的村民工资发放问题!‘板凳会’虽小,却发挥了基层民主协商的大作用,群众反响热烈。”

怀宁县三桥镇委员工作室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将协商平台向乡村搭建,委员履职向乡村下沉,建立起“板凳会”机制,广泛凝聚共识,做好乡村振兴“助推器”。

该工作室现有3名委员,每名委员分别驻点3个村,在每个村都成立了工作小组。每名委员的联系方式、单位及职务都进行了公示,群众遇到问题可自发与驻点委员联系。每名委员将本驻点村(社区)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事情轻重缓急予以办理,将存在困难的问题在委员工作例会上讨论之后,作为当期“板凳会”的会议主题。

“板凳会”邀请村民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老党员、乡贤等参会,人数从三五人到几十人不等;地点可以在村民活动中心,也可以在群众家中及门前的稻场上,大家坐在板凳上就开展讨论协商。每期瞄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各村确定一个小切口主题。“会前,邀请与会人员开展专题调研,做到脑中有本账、心里有考量;会上,就着问题开展座谈协商,听一听怎么办、议一议怎么干;会后,委员工作室跟进监督问成效。”杨安平介绍。

三桥镇中联村同心组位于中联村东南部,2020年8月开始实施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去年11月通过省级验收。为帮助该项目顺利实施,三桥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全程跟进,由杨安平牵头成立同心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工作小组,邀请党员、群众代表参与。

去年底,三桥镇中联村群众电话反映,村内有大片荒地闲置,希望政协委员能够提出合理建议,将这些闲置土地利用起来。三桥镇政协委员工作室针对此问题,多次展开调研,先后召开3次“板凳会”,研究讨论如何合理利用村内闲置荒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今年初,经“板凳会”研究讨论,三桥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督促中联村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对村内荒山及闲置林地进行平整治理,共平整出闲置荒山、林地400多亩。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牵头邀请农技专家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发展油茶及苗木产业。据了解,现已种植油茶200亩、苗木100余亩,预计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

“和镇里领导、村里干部坐在一条板凳上,有什么话当面说,有问题当面提。我觉得这样的‘板凳会’,开得好,开得有效率,希望能一直开下去。”三桥镇的群众表示。

截至目前,三桥镇“板凳会”已召开5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40余件,为群众办实事60件。

(记者 朱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