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阳了之后,一直不退烧该怎么办?”“医生,我家宝宝发烧、咳嗽,该怎么吃药、要不要去医院?”……12月23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东升在互联网发热门诊一上线,屏幕上就弹出很多就诊咨询。

“现在,在互联网发热门诊咨询的人很多,上线10分钟就被约满了,一天大概接诊50名患者。关于小孩和孕妇的咨询较多,一些小孩发烧了,家长比较担心,咨询该怎么处理;孕妇比较关心用药问题。”王东升告诉记者。

据统计,仅12月22日一天,该院互联网医院问诊量近1800人次,其中发热咨询、药物咨询等新冠问诊量600余人次,占33%,单日累计开处方121人次。


(资料图)

24小时运转,感染3天又返岗,这是该院医护人员咬紧牙关、承压坚持的普遍场景。“最近到科室就诊的患者80%是阳性,一线医护人员基本都感染了。我上周六阳了,本周三到岗工作。”王东升告诉记者,医护人员很多都是带病上岗,只有发高烧实在撑不住才回家休息两三天。目前,该科室第一波感染新冠的医生基本返岗,占总数的1/3左右。

“虽然这段时间医护人员压力比较大,但我相信这个难关很快会过去,所有医护人员都在为度过流行期、顺利转段全力奋战。”对未来发展趋势,王东升态度乐观。

近期,该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统筹院内医疗资源、提升诊疗服务能力。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原则,医院分设成人发热门诊和儿童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发热门诊根据就诊人次采取“N+2”动态调整机制设置诊室,满足发热患者就诊需求。

除线下就医外,该院开设互联网医院“发热咨询”门诊,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老年医学科、急救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肾脏内科等科室的近30位医生在线上为患者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医院制定重症阳性患者病区启用流程,明确启用顺序,根据需要扩展ICU救治床位,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委员、医务处处长郑昌成说。

医院优化门急诊和住院患者救治流程。门诊、急诊和病区分别设置阳性诊疗区,实行分区收治,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临床救治实际需要,动态优化调整阳性诊疗区布局,保障阳性患者诊疗救治。

加强医疗救治力量配备和后勤保障。组建发热门诊、阳性患者收治专用病区以及阳性重症患者收治病区医护队伍,配备所需医疗救治物资。加强发热门诊医生后备梯队建设,强化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培训,确保具备发热门诊接诊能力,能够根据需求随时增派出诊。

坚守岗位,负重前行,治病救人,昼夜奋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白衣天使”正给患者带来最温暖、最坚定的力量。

■ 见习记者 鹿嘉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