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客运通航城市达100个,建设机场东枢纽、石岩枢纽、海洋新城枢纽,深大城际、深茂铁路(深圳段)在“十四五”期间建成……

日,宝安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出炉。根据规划,到2025年,宝安将初步构建连通大湾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六位一体”(即集航空、海港、高铁、地铁、城际交通、高速公路于一体)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依托“湾区中心”区位优势,宝安将构筑“两横五纵”高铁城际轨道网、“五横五纵”高快速路网,辐射大湾区通道体系,打造宝安与大湾区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与珠江西岸城市半小时交通圈。

规划的出台,除了能方便出行,带动站点周边发展外,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助推宝安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度协同,让宝安成为链接内外循环的重要节点。

建设“六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

作为全市唯一坐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六位一体”交通网络的区,宝安在交通上有更大的追求。

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构建连通湾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六位一体”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如何连通湾区、服务全国?这离不开高速铁路通道、城际铁路网、高快速路、机场码头等建设。

规划提出,宝安将推动高速铁路通道规划建设,拓展区域对外陆路通道。推进赣深铁路建设,计划2021年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深茂铁路(深圳段)建设,力争2025年与机场东枢纽同步建成运营,实现深圳与珠江西岸、粤西沿海地区高速铁路联通;启动广深第二高铁(深永)前期研究,促进湾区铁路通道均衡布局。

在推进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方面,构建辐射湾区、快速通达的城际铁路网。启动穗深城际(二期)建设,预留前海东延至皇岗口岸条件;启动深大城际建设,计划“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车,预留西延跨江条件;开展深莞增城际、深大城际西延以及港深西部快轨等通道研究工作;积极争取深莞增城际设站燕罗。

在加快高快速路建设进程方面,构筑联通湾区的“八横六纵”对外通道体系。完成深中通道、沿江高速二期、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西延衔接工程等3条通道的工程建设;推动广深高速改造、机荷高速改扩建、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深珠(伶仃洋)通道等道路开工建设;完成妈湾跨海通道建设工程。

在海港建设方面,发挥机场码头海上快速交通优势,开拓南沙等地船班,完善与前海、南沙、横琴的紧密联系。另外,适时启动大空港、大突堤等地旅游客运码头专线规划研究,推动以宝安海旅游观光和交通服务为主的客运码头建设。

与此同时,宝安将建设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区级枢纽群。规划提到,“十四五”期间,推进机场东枢纽建设,接入深茂铁路、广深第二高铁、深大城际、轨道12号线、20号线等,打造空铁联运、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强化T3枢纽功能,承担深圳机场客运交通服务与深港口岸交通联系;结合T2航站楼建设,推进T2—机场北枢纽建设,接入深大城际、轨道20号线;推进建设石岩枢纽,促进松白路经济带、石岩南高新园区、石岩东等重点片区发展;谋划布局海洋新城枢纽,接入广深第二高铁、轨道30号线等,支撑海洋新城片区及宝安北部建设。

怎样做到辐射亚太,面向世界?这离不开与全球交流对接的窗口——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规划提出,推动机场第三跑道、卫星厅及T2航站楼等建设,提升机场全球竞争力、支撑“湾区之心”建设。

当前机场第三跑道正在推进建设中,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运,能满足包括世界最大客机A380等各类大型客机起降。

卫星厅项目是深圳机场新一轮扩建首个启用的重要设施,总建筑面积约23.5万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启用后将增加更多廊桥机位,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更好地支撑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另外,机场将拓展国际航线网络,2025年国际客运通航城市有望达到100个。推动机场B2货站、机场北货运区等工程建设,助力打造国家级空港型物流枢纽;开展宝安重点产业园区值机柜台布局规划研究、机场陆侧捷运系统规划研究,构建机场枢纽半小时可达圈。

区位优势增强优质资源吸引力

连接意味着开放,也意味着资源的互通。对宝安而言,交通的大发展大连接,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粤港澳大湾区资源集聚、扩散和辐射的作用。

有观点认为,深中通道开通后,宝安成本优势减少,部分产业会加速出现转移和外溢。

在宝安区政协委员、深圳市顺恒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庞文超看来,要在保留企业“大脑”的基础上,引导产业有序主动转移,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庞文超指出,深圳可和湾区其他城市建立健全对接机制,开展产业分工与合作,市、区属国企提前在中山、江门等湾区城市购买或租赁土地,规划建设深圳产业转移工业园,将深圳服务、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引入园区。

据了解,早在2017年,江门就与宝安商讨一起打造“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深圳飞地”工业园的建设。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王富海认为,深中通道开通后,宝安成本优势减少,部分产业出现转移和外溢,这会倒逼宝安挖掘效益优势、机会优势、总部优势、改革优势、制度优势等更多方面的优势,对优质资源的虹吸效应增强。

“六位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对内连接深圳各区域,对外则连接国际,让宝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国际资源的重要节点,可以起到资源集聚、扩散和辐射作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和机制可以通过机场最快地在宝安落地,并通过宝安强大的产业优势辐射到粤港澳湾区城市群。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最早在江门创业,但在深圳得到孵化。喜茶在深圳总部设立了专业实验室,致力于茶饮产品构思、配方研究及样品制造。不少专家推测,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开通后,会吸引更多珠江西岸的企业将原创研发转移到深圳乃至宝安。

以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在人才资源集聚方面作用不明显,吸引的主要是过境客流,大多数高端商务人士均是经由机场转至福田、南山等区域。从大湾区其他城市到深圳,若选择高铁,从深圳北站、罗湖站、福田站等站下车,也不需要经过宝安。

如今,前海扩区,将宝安82.75方公里纳入实施范围。11月22日前海发布了涉及金融、办公用房、人才三个方面的政策“大礼包”,宝安、南山扩区范围均可享受政策利好。这些都让宝安“六位一体”交通枢纽的交通优势变大,更多优质的企业与人才愿意来,也能方便地来到宝安。

与南山、福田相比,宝安与广州、东莞等地距离更,交通更方便,更加适合高新产业人群、商务人员上下班在此集聚,企业在此落地。

会展经济引擎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

交通的发展与连接,更大的意义在于助推宝安发展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临空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文旅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让宝安成为链接内外循环的重要节点。

宝安中心区定位为中央活力区和科技创新服务区,至今已有易尚、中意、农商行总部大厦等8个总部项目落户,更多总部企业正在开展落户洽谈。

距离宝安中心区不远的大铲湾片区东侧,千亿级产业项目“互联网+”未来科技城正开足马力建设,将带动该片区成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数字经济核心区域。

年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在航线网络布局中,重点瞄准与深圳产业关联度、契合度高的全球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城市,强化了深圳与全球主要经济、科技、创新中心的经贸往来。未来国际客运通航城市如果达到100个,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提升带来的高端资源将在宝安加速集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群。

连接着珠江东西两岸、24公里长的深中通道将在2024年建成。围绕深中通道起点往东的周边地区,是总规划面积3.5方公里的深中通道门户片区,是深中通道的深圳“桥头堡”。片区所在的宝安区航城街道描绘了其发展蓝图:这里既有国家级工业博览馆、国际总部基地、智能制造坊,又有西湾科技公园、内湾公园、湿地公园。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一个高颜值的城市门户、一个高价值的产业高地、一个高魅力的创新社区,将成为深圳的新名片。

作为建市以来最大的单体建筑,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超级工程”的建设创下了8项世界之最。前海的扩容,连通湾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交通网络,将充分激活这一会展经济引擎,带来大批行业精英和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各种创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信息、思路、模式将在这里交汇和碰撞,进而辐射整个大湾区,推动湾区城市的发展和变革。

海洋新城重点发展战略海洋新兴产业,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两横五纵”高铁城际轨道网、“五横五纵”高快速路网,将让海洋新城更好地承接机场、会展片区的人流,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连通湾区的交通网络基本建成后,必然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融合互动。

宝安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未来要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机制。具体而言,重点探索建立珠江口两岸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强化宝安发展的腹地支撑;探索区域空间开发利益衡机制,试点建立区域空间发展权交易台,实现跨市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重大合作项目优先落地;推动人才服务保障政策衔接和配套,建立健全民生档案异地查询联动机制,促进人才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合作、创业。

■链接

树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标杆

宝安交通规划蓝图再升级

宝安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完善“十一横十二纵”干线路网体系、三网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公交服务网络和品质智慧交通服务体系,形成适配多元化品质化交通需求的一体融合供给网络,打造高效、公、优质的城市交通先行示范,树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标杆。

推进15条跨区道路规划与建设

加快推进重大通道规划建设,构筑高效畅达的道路交通体系,是本次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是加快干线主干路规划建设与改造,完善路网主骨架。开工建设107国道市政化改造示范段工程、湖滨路(前进路—广深高速段)、根玉路(广田路—公明北环段)、洲石路改造、松白路改造等11条道路,强化重点片区骨干路网布局;推进交椅湾大道—领翔大道—福永大道通道、沙井南环路—石岩外环路连通、宝安大道(创业路—裕安一路段)下沉改造等7条道路前期研究,提前谋划重点片区之间联动发展通道。

二是开展一般主干路规划建设及改造,完善城区主干路网体系。推进新安环路、裕安一路跨海大桥、海澜路跨海大桥、机场九道、沙江路、金盛路、宝石路(二期)、石观路、田心大道—如意路、沙井路、前进路等43条一般主干道的建设(改造)工作。

三是强化跨区道路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南山前海方向海秀路接听海大道等5条通道规划与建设、推进光明方向东明大道等3条道路建设、龙华方向洲石路—石清大道等3条道路建设、东莞方向燕北快速路—莞长路等4条道路规划与建设。

优化公交线路提供精准服务

优化提升公共交通设施,完善多层次网络融合公共交通系统,能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规划提到,在推进轨道四期建设和轨道五期前期工作方面,加快推进轨道12号线、13号线、20号线(一期)建成。推动轨道四期调整12号线二期、13号线北延建设,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车;争取轨道9号线西延、15号线、18号线、20号线(二期)纳入五期;积极开展25号线、26号线、28号线、20号线衔接东莞R2线、11号线衔接东莞R3线等5条线路的前期研究。

在加快公交场站的规划建设方面,开工建设第一批综合车场,包含凤凰山、大田洋、西乡固戍、石岩东综合车场4处。推进第二批综合车场前期研究,包含燕罗、沙井综合车场。

结合城市更新项目,推进15个及以上配建公交场站建设。重点推进新安上川、沙井新桥等5处条件较好的临时场站的规划建设。

在完善城区公交专用网构建方面,加快推进凤塘大道等17条、共计108公里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工作,争取“十四五”期间有序开工建设;在公交大客流通道交叉口推广公交专用进口道、外置左转专用道、公交信号优先等精细化设计。

在加快推动智慧公交技术应用方面,探索在未来科技城、固戍/坪洲—科技园路径等区域,打造宝安区“七横两纵”智慧公交走廊,选取宝安中心区域内大客流公交站推进智慧公交站台试点;利用MaaS台优化公交线路,提供精准线路服务,其中宝安北部区域重点加强公交短线接驳喂给,南部区域重点新增往南山、福田等地区的点对点快线;在国际会展中心、大铲湾未来科技城等重点片区,固戍/坪洲—科技园等特定时段大客流OD,将动态拼车技术与微巴结合,实现乘车预约、一体支付、扫码/刷脸乘车等功能。

新增机动车泊位2.4万个

“停车难”问题如何破解?规划提出,要多途径、差异化适度增加停车资源供应。

宝安将有序推动洪浪公园停车场、石岩河北侧地块立体公共停车场等38个已规划停车场建设工作,提供约1.2万个泊位。推动老旧小区、公建设施等区域停车设施挖潜。新建、改扩建项目47个,约提供1.2万个泊位,缓解老旧小区及大型公建周边停车压力。

慢行系统方面,未来5年,宝安计划建设约978公里非机动车道,其单向宽度不小于1.5米、双向不小于2.5米。同时,开展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布局研究,结合实施条件,探索结合轨道地下空间开展非机动车地下立体停车库试点建设。

此外,宝安还将推动汽车客运站转型升级,针对辖区12个汽车客运站,拟关闭2个、保留升级4个、转型6个。(南方日报记者苏国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