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春分时节,西藏错那县勒布沟门巴民族乡冰雪渐融,山腰淡淡云雾缭绕,山脚地头人声喧哗。二三十位群众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增施有机肥,种植莓茶苗,一派春耕繁忙的景象。
(资料图)
“近期抢抓土壤墒情和晴好天气,尽快把铜陵的2万余株茶苗种植下去,同时结合下乡驻点指导,传授莓茶种植技术,培养莓茶种植带头人,逐步提升莓茶产业发展水平。”错那县农业农村局援藏干部人才、副局长王天柱说。
一株株远道而来的“茶树宝宝”,被小心翼翼地种植在湿润的田垄上,将相隔4000多公里的安徽省和山南市联系了起来。牵起这段“千里姻缘”的是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错那工作组。
平均海拔4400米的错那县是典型的边境高寒县。去年8月以来,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错那工作组,根据错那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为重点迅速开展招商工作,通过线上邀约、远程洽谈方式,引进“恒古拉”莓茶种植等社会投资项目。
“希望莓茶在西藏扎根并生生不息,能成为藏族同胞开创美好幸福生活的‘金叶子’。”莓茶种植项目负责人江莉说。错那县以实施莓茶种植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项目在茶产业提升、乡村产业振兴和农牧民增收等方面积极作用。
同一天时间里,措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一粒粒来自萧县的辣椒种,也正在高原土层下悄然萌发。“如果此次试种成功,将填补措美县在辣椒制种产业上的空白。”措美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国强介绍。
措美县海拔高、光照强,适宜发展蔬菜产业,但多年来困扰着蔬菜产业发展的难题是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对症下药才能标本兼治。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措美工作组进入措美县以后,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不断思索如何通过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为当地培养技术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
“当地群众喜食辣椒,并有种植经验,发展辣椒制种是一条可以尝试的产业发展路径。”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措美工作组组长、措美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刘聪说。
如何促成辣椒制种“结对帮扶”?措美工作组把目光投向安徽,萧县被誉为“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供种量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辣椒制种已成为萧县农业特色产业支柱之一。
在措美工作队的努力下,萧县辣椒制种企业华强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穆克利,欣然接受援助任务。今年春节后,穆克利精心选择了鲜食、加工、观赏3大类20个示范推广辣椒品种,以及制种组合原种父母本,一并寄往措美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种子到达措美后,被安排在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育苗。为了让种子顺利出苗,示范园早已做好客土改良、土地整理、增施肥料、完善灌溉设备等一系列准备。
发展产业,不仅靠“输血”更要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措美工作组不仅引来了产业,还通过柔性人才引进为我们请来了育种专家,为措美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杨国强信心满满。(本报记者 张 岳 本报通讯员 王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