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 包拓业 报道) 1月10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就全省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三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作发布。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应急管理部的全力指导下,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始终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迎难而上、改革奋进、担当作为、履职尽责,为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省应急管理厅政治部主任李军介绍,自机构改革以来,全省8个市州、45个县(市、区、行委)应急管理局全面组建,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承担自然灾害的综合协调和应急救援职责,统筹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成立和调整省应急委、安委会、减灾委、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5大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单位职责进一步明晰,大应急、大安全、大减灾格局初步形成。

李军介绍,应急管理部门综合协调优势和有关部门专业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在雪灾、地震、山火、山体滑坡、城市路面塌陷、湖泊漫溢等一系列灾害险情应对处置中起到关键作用。2020年西宁公交车站路面塌陷救援过程科学有序有效,入选“2020年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2021年“5·22”玛多地震抗震救灾响应迅速、指挥有力、协调高效、保障到位,创造了“高震级、零死亡、少受伤”的奇迹。柴达尔煤矿‘8.14’重大事故救援难度极大、条件十分艰苦,救援人员克服困难、科学有序、争分夺秒,经过奋战,遇难人员搜寻工作全部完成。经过三年的机构磨合及在大灾大险中的实战历练,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协同性稳步提高,防抗救一体化工作合力明显增强,新部门新机制新队伍的优势日益显现。

据了解,《青海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于2021年4月正式出台发布,是全国第6个出台的省份。组建国家级、省级区域、重点行业企业、航空、水域、通信、地质地震、无人机、交通保障、医疗、专家咨询等各类救援队伍80余支共3000余人,其中省级应急救援队伍30支,基本建成了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省级区域性救援队伍为骨干、行业企业专职救援队伍为基础、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加强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落实贝尔407应急救援直升机(可搭载1吨吊桶和医疗救援设备)实行24小时备勤、执勤,填补了我省航空应急救援力量的空白。

李军介绍,目前,全省共有中央、省、市州、县、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库79座,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州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全覆盖,偏远乡镇有库点的目标;省、市州、县、乡四级储备库储备棉帐篷、棉被褥、棉衣裤、行军床、炊具、发电机等6大类24个品种的救灾物资,储备物资品种不断丰富、种类不断齐全,专业化、多元化、网格化的大应急储备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省已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74个,建立人数达8720名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队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防汛抗旱水利提升等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正加快实施,倒房重建、房屋修缮和受灾群众过渡期生活救助工作有序进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防汛抗旱水利设施防御、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等重点工程取得积极进展。风险防范化解的人民防线进一步筑牢,全省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