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冰消雪融,洗尽铅华处处景。登上朝阳山,极目远眺,湟水河穿城而过,河水两岸,一座新城正在冉冉升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蕴涵美丽,蓝天洋溢幸福。2021年,海东市持续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在绿色发展的浩瀚长卷上留下了美丽印记。

这一年,空气质量持续稳定:截至去年12月31日,海东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3%,PM10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6.3%;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3.2%,下降幅度居全省八个州地市第一;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02,同比改善5.2%。

这一年,水质持续向好,重要江河湖泊和一般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19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

这一年,土壤环境持续改善,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全面完成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排查专项整治,对复核存在问题的28个点位全部完成整治,清废整治完成率达100%。

★镜头一

“三大战役”让海东更美了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海东更美了!”这是夏日的清晨,市民胡女士和“跑友”们在湟水河畔木栈道晨练时发出的感慨。

守护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1年,海东市生态环境局聚焦污染防治重点领域,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联防联控和协同治理,持续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防范环境风险,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聚焦“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措施,狠抓城市建成区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防控,实施建筑施工项目开复工联审联批,建立建筑工地扬尘防控“红黄绿”牌制度,并成立重点项目扬尘污染监管工作专班,采取“流动巡查+夜间强化督查”的方式,督促施工项目从严落实抑尘措施;开展煤烟型污染综合整治,拆除禁燃区内小煤炉256台,安装油烟净化设施2591户,61家露天烧烤店全部搬进操作间;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对全市22家铁合金、碳化硅企业实现常态化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聚焦“碧水保卫战”,编制完成《海东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扎实有序开展湟水河、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围绕“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推进29个县级“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湟水河环境综合治理,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重点实施乐都引胜沟、互助塘川河、循化清水河、平安祁家川河、化隆巴燕沟等八个流域治理和水生态修复项目,确保湟水河流域水质持续向好。

聚焦“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指导16家重点企业开展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持续排查整治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积极申报5个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涉及全市3个县区48个行政村,目前已下达乐都区、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资金8434万元。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排查专项整治,全面完成疑似问题点位排查,对复核存在问题的28个点位全部完成整治,清废整治完成率达100%。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监管,确保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医疗废物年收集量达609吨,年处置量达605吨。

★镜头二

借力环保督察啃下“硬骨头”

连日来,看到家门口的玻璃厂不再排出滚滚浓烟,海东市乐都区雨润镇的村民终于松了一口气。

记者了解到,2020年7月,青海耀华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技改完成,仍持续超标排放的环境违法行为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影响,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了损害。青海耀华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烟气超标排放问题在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均被反馈,是全市督察反馈问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最大的隐患点之一。

为彻底攻下此类“老大难”问题,海东全市上下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各县区加强督导检查,实行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包案制,县级领导“蹲点”督办,现场办公。各整改责任单位“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督,主动作为、协同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通过整改,许多环境顽疾得到彻底解决,全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2021年11月底,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海东的23项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并顺利通过省级销号。

“要啃‘硬骨头’,还得有‘好牙口’。自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题反馈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几十次专题会、市长碰头会、销号对接会,安排部署问题整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人赴现场进行专案盯办,先后63次赴整改现场督导,省级领导小组层面多次提供支持帮助,提出指导意见和解决对策,推动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海东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祝凤甲说,最难改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省级销号任务也得以全面完成。

针对重点地区大气污染凸显问题,海东市成立市级专班对机场、南绕城等重点项目开展驻场监管,狠抓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控,实施建筑施工项目开复工联审联批制度,建立建筑工地扬尘防控“红黄绿”牌制度。加大散煤燃烧管控,开展燃煤炉罩全面排查和限时整治。加强企业大气污染防治,铁合金、碳化硅生产企业全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联网,实时监控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镜头三

生态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2021年11月底,海东市扬尘监管及智慧环保监控系统正式启动运行,通过全天候、连续、自动监测污染物变化情况,基本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精细监管、精准执法、科学决策,在环境管理模式上实现了新突破。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海东市制定印发《海东市市级国家机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大生态环保格局逐步形成;

全面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制定《海东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方案》,稳妥有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制定出台《海东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监管提供了法制保障;

海东市综合检测中心正式启用;

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专项执法、非现场执法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形成;

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法治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全面提高生态环境队伍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

一套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逐步建立,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日渐清晰,河湟大地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成效日益显著,海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今天的海东,山川秀美焕发新颜,绿色发展充满活力,“由内而外”显露生机。绿色循环低碳成为发展常态,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