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初春的柴达木盆地,天气依旧寒冷,青海油田涩北台南气田的集气场站、气井现场,员工像往日一样忙碌着,他们克服寒冷天气,奔波在各气井一线,认真做好每一口井的巡井工作。

“我们的工作就是照顾好每一口气井,让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开采了多年的气井像家里的老人,出了毛病得及时诊治,新开发的气井像小孩,得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照顾。”技术员谭钊为我们介绍气井的情况,从他的口中我们收获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资料图片)

台1-23井,一口I层系年轻挖潜井,2021年11月23日投产,它本应是风华正茂、产量稳定的“青壮年”,却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遭遇了产水量上升导致的产量下降、出砂严重产层砂埋等一系列困境,导致气井产量几乎为零,无法坚持生产。对此,青海油田涩北台南气田技术“三人组”——谭钊、李超杰和梁艳萍迅速出动、扎根现场,对它进行“诊断、对症下药、调整药方”。经过一系列循环往复的精细施策,一次次把它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2022年初,正值冬供的关键时刻,大家都在忙着稳产量、增产量,台1-23井可千万不能掉链子!”谭钊回想到台1-23井第一次停产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当时气井停产了,技术组诊断是出水导致产量不稳定,有积液现象,于是对台1-23尝试了氮气气举工艺。大家每天顶着冷风轮流守在井场观察,盯着井口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望闻问切”。然而,经过几天的尝试和努力,产量仍未能恢复。技术组推测是连续的气举对井筒附近的储层产生了影响,决定换个“药方”试试,于是测试砂面,结果显示生产层位部分砂埋。找到“症结”,大家立刻进行助排作业,将井筒余气放完后尝试关井复压一天。开井那天,所有人的心悬在嗓子眼,结果产量依旧未能恢复。

“一井一法,一层一治,每口井所对应的地层系数、产量、压降和压差等指标不尽相同,按照常规管理办法,很可能在气井管理时因摸不准‘脾气’而功亏一篑。”谭钊认真地分析到。

为了尽快治疗好台1-23井,技术研究中心当晚连夜召开单井分析论证会,对“病症”会诊,通过地下地面研究成果结合气井生产现状,综合结论为储层供给差,井筒附近地层堵塞。大家立马开展第二轮施救——进行连续油管冲砂配合酸化解堵作业,作业后氮气气举返排开井进站,日产气0.9万立方米。

“终于复产了!措施起作用了!”那天,李超杰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半夜开车到30公里外的台南气田,趴在井口仔细辨别,耳朵里传来的是熟悉的气流声。

然而,“复产”后的台1-23井并没有如大家期盼的那样,从此平稳运行,而是麻烦不断,井口压力降一点,又升起来,反复玩起“捉迷藏”。

2022年5月中旬,台1-23外输压力低至无法进站生产,技术组按常规方式进行诊治,结果发现“老药方”不灵了。于是,大家下了苦功夫整理它以前的“病例”,通过结合现场数据深入分析,重新制定了第三轮施救方案——浅层割缝管压裂填防砂作业。经过辛苦作业,台1-23井终于开井复产,产量较投产初期几乎翻了一番。复产后,技术“三人组”仍然把它当作重点保护对象,持续开展泡排维护工作。

2023年1月20日下午,梁艳萍和往常一样配合谭钊在监控系统上排查问题井,发现台1-23井计量出水量从10多立方米涨到40多立方米。两人展开排查,发现近段时间气井产气量少了4000立方米。技术组立即碰头,围绕数据讨论汇总,找到气井的“病症”后,李超杰立即与气举专项岗充分沟通,当日下午就开始实施气举作业。

那天的天气异常寒冷,梁艳萍记录数据的手冻得直哆嗦,但她依旧仔细观察产气产水变化,“多救活一口井就能多采气,要保证下游用气。”经过连续5个小时的跟踪核实,凌晨1时左右,台1-23井再次恢复正常产气。技术“三人组”这才放下心来,披着一身的寒气,回宿舍休息……

冬去春来,一口气井,一次次“停产”,又一次次“复活”,凝聚了青海油田无数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心血,见证着青海油田石油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辉煌与荣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