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众多科幻电影中,在复杂路况下仍可自动驾驶的汽车代表了多少人对未来科技的憧憬。如今,关于自动驾驶的想象正逐渐变成现实。

在合肥市滨湖新区,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已成为市民的新体验。乘客在固定站点登录小程序下单,输入目的地,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不久就会到达。待乘客上车输入验证码后,自动驾驶出租车一路平顺行驶、转弯掉头,最终安全抵达终点。


(相关资料图)

市民感受到的变化,是安徽积极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新模式,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徽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竞逐新能源汽车下半场,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智能网联,竞逐新能源汽车下半场

在全球范围内,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正推动着汽车产业的大变革。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提升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攀升,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俨然成了一片“红海”。

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则将是下半场。当前汽车行业从硬件芯片,到软件操作系统的开发,再到数据算力、信息安全建设,产业边界进一步突破和重构,生态化融合协同已是发展必然。此外,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跨界融合,也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和汽车之家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具备L2及以上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销量将突破千万级,渗透率将跃升至42.9%,较2021年实现翻倍。

这种情况下,还处于“蓝海”中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不只是车企眼里的“大势所趋”,更引发众多城市摩拳擦掌,迫切希望抓住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机遇求新求变。

立足汽车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我省正全力竞逐智能网联汽车赛道。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有利于提升我省产业基础能力,培育我省汽车产业发展新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加速我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

此外,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我省有着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

目前,我省构建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体系,以奇瑞、江淮为代表的本土品牌,以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内头部企业,以大众安徽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以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以巨一动力等为代表的电机电控公司,多向协同发力。同时,零部件企业已覆盖感知、决策、执行、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高校院所在关键技术储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全国领先,路网、5G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有力。

领潮而行,摆下智能化转型大棋局

成大事者必先谋局,然后适时而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兴产业,顶层设计和政策布局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省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出台一系列政策方案。

2021年,我省印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双招双引”实施方案》,将“智能汽车生态初步建立”设定为五项目标之一,提出到2025年,中高级智能汽车实现特定环境市场化应用;形成若干家智能汽车业务规模超过10亿元的零部件企业;多级别、多场景智能汽车测试和智能交通示范路网设施环境基本建成;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智能基础设施初步建成。2022年上半年,《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重申了这一目标。

今年5月,我省发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方案》,提出将统筹推进创新、智造、服务、人才、文化、资本、开放七大生态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构建产业生态。

6月21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在合肥召开。在“推动我省从汽车大省向新能源汽车强省迈进”的目标下,会议提出,要因地制宜打造整车基地,支持合肥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引领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

以合肥为例,2019年,合肥市包河区正式颁布《合肥市包河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成为安徽首个发布智能网联专项规划的城区。

政策落地加速推进。2020年9月,在包河区塘西河公园内,一辆辆头顶着激光雷达、周身搭载多种传感器的自动驾驶汽车鱼贯而出,这支车队背后是百度阿波罗、大众、蔚来、四维图新、江淮、奇瑞、安凯等十几家车企和科技公司。这天,安徽首条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示范线——合肥包河区塘西河4.4公里智能网联汽车公开道路测试线正式开通。

此外,合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希望聚集科大讯飞、合肥四维图新、科大国创、华为和百度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资源,融合运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5G配套改造、大数据平台搭建、场景示范应用等全面部署,打造5G智能网联示范区。

多维布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汽车也由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成为新兴业态重要载体。

在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领域,安徽各市与一线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加速追赶。不过,安徽争抢“头部梯队”位置的潜力巨大。

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要素,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百度阿波罗、大唐高鸿、星云互联、北科天绘、仓擎智能等7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在我省落户,智能网联企业加快集聚。

场景应用是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和应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除了合肥包河区塘西河智能网联汽车公开道路测试线,去年下半年,在合肥包河区的部分干道上,由大唐高鸿总包承建的安徽首条基于公开道路常态化运营的自动驾驶汽车5G示范线项目,通过场景示范应用,市民能亲身体验自动驾驶带来的黑科技与便捷。

招手即停的“贩卖车”、自主巡逻的安防车,打扫公园的无人清扫车……类似的实际场景应用案例在安徽还有很多,有效促进了智能网联技术的落地与商业化运营。

目前,合肥、芜湖市获批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全省开放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道路1102公里,涵盖公园观光、智慧公交、智慧港口、矿山、航运等多个应用场景,发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86张,完成测试里程26万公里。

车企也争相布局智能网联赛道。在芜湖,奇瑞汽车智能网联超级工厂已正式投产。该工厂以“智能+网联+电动+绿色”为引领,通过运用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先进设施,致力于实现高效、低能耗和环境友好的生产目标。

今年4月,大众安徽智慧物流项目启动活动在合肥经开区举行。为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实现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大众及江汽集团与合肥经开区合作,建设智能网联软硬件基础设施,分期开展智能网联电动卡车、自动驾驶接驳巴士等智慧物流场景测试运营。

强化资本支撑,赋能产业发展。目前,我省已设立总规模180亿元的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今年5月,我省宣布将设立财政专项,5年累计安排200亿元财政资金,其中省财政100亿元,同时将设立超1000亿元的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

在群雄逐鹿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徽正抓住风口、应势而谋,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赛道,抢占先机和主动。安徽新能源汽车的明天,值得期待。

■ 本报记者 许昊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