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拍摄的梅山水库(无人机照片)。本报通讯员 蒋常虹 摄
(相关资料图)
“科学态度、革命精神”,当年刘伯承元帅为淠史杭工程的题词,正是对淠史杭工程“科学求实”的高度概括。
历经半个多世纪,工程的规划设计、建筑布局、施工技术和手段的超前性、系统性、合理性、精准性、可行性,及其产生的巨大经济、生态效益依然让后人叹为观止。
工程规划设计科学且超前
皖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江淮分水岭贯穿其中,淮河水系自西南向东北、长江水系自西向东,分别形成自然倾斜坡度。灌区内6条主要河流,两河之间都有分水岭。
工程规划统筹考虑了江淮丘陵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因素的特点。在分水岭上修干渠,上有大别山水库群的充足水源,下有大量中小型水库和成千上万个塘坝作为反调节水库,体系完备,功能明确,利用自然坡度,顺利实现了自流灌溉。
当时,在设计渠道走向时,面临走高线和走低线的选择。所谓“低线”,就是在江淮分水岭海拔更低的地段开挖渠道,优点是难度较小、省材料,但灌溉面积有限,位置高一点的农田就灌溉不到了。而“高线”,则在分水岭更高地段挖渠,好处是灌溉面积大,且不会占用良田,但工程量会很大,要更多土方,还会遇到小山岭的阻隔。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指挥部在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走“高线”。
正是因为走“高线”,水能一直送到淮河沿岸和巢湖湖畔,灌区范围一下扩大到1.3万平方公里,不仅仅惠泽皖西,还让皖中、皖东更多的农田受益。
除了“走高线”的设计,还有比降设计。所谓比降,就是渠道的坡度。人工河道传统比降是1/5000,也就是说每走5000米降低1米,比降大,河道窄,流速快,也会节省土方,但到了下游得提水灌溉,自流灌溉面积就小了。
当时指挥部决定,采取1/20000的比降,也就是水每走2万米才下降1米,这意味着河道的坡度非常缓,这样大部分地区都能实现自流灌溉,实现“雨露均沾”,但干渠会4次穿过江淮分水岭,土石方量剧增。
此外,指挥部当时还提出并实施两河相会、各司其职、各行其道的“河上河”和“河下河”设计,使将军山渡槽将长江水系杭埠河的水送至淮河水系的淠河干渠,实现了皖西的“南水北调”,使瓦西干渠从天然河道下穿行,形成灌区落差最大的“石集倒虹吸”奇观。
超前的规划设计,科学的分析研判,加上干劲十足的人民群众,一座利在当代、造福后人的人工灌区横空出世。
用“土办法”开展工具创新
走高线、大比降,这种大胆超前的规划设计,也让施工量和难度大增。但当时人民群众发挥了聪明才智,创造发明随处可见,技术革新遍地开花。
工程施工广泛开展技术革新运动,革新工具,创新方法,优化流程,不断破解施工难题。
比如,面对似铁块、刨不动、挖不开的“黄礓土”,转业军人刘美三发明了“劈土法”——把要挖的一堆土的三面挖空,形成落差,然后把一排木头橛子钉在没挖的一面,用大锤使劲往下打,打到一定程度,几十立方米的土就会一股脑儿地崩塌下来。水利专家评价它是“五块钱代价,小爆破效果”。
当时的主要运土工具是扁担、畚箕,先进一点的也只是木制独轮车,费力耗工,能工巧匠们很快发明了运送土石的先进工具——“倒拉器”:在高坡倒土处安装一个滑轮,两人通过从滑轮穿过的绳子使用一辆车,一人往上推,一人肩背绳子往下拉,变向上费力为向下省力,上百斤重的一车土石,很容易就被送上了高坡。
淠史杭灌区最大的深挖工程叫平岗切岭,通过摸索,人们决定采用“洞室爆破”的新方案,效果极好,每次爆破都能掀掉数层岩石。
“倒拉器”“劈土法”“洞室爆破”被称为淠史杭灌区施工的“三大法宝”。履带式运输机、轨道滑车、风力绳索牵引机……各种省时省力的运送工具层出不穷。
“长藤结瓜”体系惠泽面广
淠史杭的灌溉体系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概括,就是“长藤结瓜”。这种设计,也是南方丘陵山区独有的灌溉工程系统。
在这套系统中,渠道如“藤”,水库塘堰如“瓜”,渠道纵横,塘堰星罗棋布,再利用各种水利调节措施,源源不断引水灌溉。
渠道设计上,按照灌溉面积大小,依次设计了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分支渠、斗渠和农渠七级固定渠道。据统计,整个灌区共有总干渠2条、干渠11条、分干渠21条,灌溉万亩以上的支渠328条,分支渠、斗渠和农渠1万多条。就像密布的“水网”,从“主动脉”到“微循环”,一应俱全。
至于“瓜”,不计其数。上游大别山6大水库是主水源,中下游还有20多万座塘堰,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6万多座渠系建筑物构成了一个个“中瓜”“小瓜”“微瓜”。
为防止渠道过长水流消耗过多,又设计了900多座中小型反向调节水库;考虑到旱季水源应急补给,又在干渠下游建造了39座补给站。
淠史杭工程创造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1986年,其总体规划设计获安徽省首届科技进步一等奖。(记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