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王瑞欣 摄影报道)“短短半年时间,医院就旧貌换新颜,不仅规章制度更完善了,而且医生们也都在向榜样看齐,比学赶超的劲头十分强劲。”提起现在的变化,青海省西宁市中医院副院长吴苏宁很有感慨。

而这样的改变,还要从两名援青医疗人才的到来开始说起。“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2022年8月,受江苏省南京市委组织部及南京市卫健委、南京浦口区中医院的重托,司浩、张磊来到西宁市中医院开展为期三年的“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2人的“小队伍”承担起了“大工程”。

初来乍到,第一步工作就是摸清“家底”。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南京援青医疗专家、西宁市中医院院长司浩、副院长张磊在笔记本中写下了这样几个问题:组织结构和制度不健全,人员不足,分工不清。看似简简单单几行字,改变起来却是“举步维艰”。“再难也要一件一件干”,这是司浩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顺利开展工作,他与张磊迅速进入角色,深入了解西宁市中医院现状,提出规范医院管理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西宁市中医院三年发展规划》。同时,他们认真落实传帮带,为医院输入了先进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接轨现代化管理模式,通过传播先进理念、嫁接管理经验,帮助西宁市中医院加强精细化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标准、规范组织架构、优化就医流程、提升医疗质量。

如今,西宁市中医院根据区域医疗、康养发展需求,设置了16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18个职能科室,医政管理进一步加强,医院自身能力进一步提升,医院先进管理的“接力棒”薪火传承,变“输血”为“造血”效果更加明显。

“付出终有回报。我们梳理医院综合病种、病源、区域竞争、学科建设、人才储备、设施设备等各方面情况,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其实患者有需要,那我们就要去发展它。找到‘可为’与‘不可为’以及‘如何为’的平衡点,建设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队伍。在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技术实力持续提升的同时,患者也免去了赴外就医的周折与辛劳,加之本地便利的医保结算制度作支撑,家门口看好大病、重病、险病已然不是难事。”司浩满怀信心地说。随着骨伤科被确定为“青海省中藏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和口腔科的开诊,如今,西宁市中医院医生的眼界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延伸,技术要领不断娴熟,学科发展不断健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全方位、跨越式的突破。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长期以来困扰青海医疗发展的“瓶颈问题”,司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充分发挥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作用的思路引领下,司浩推进开展了“院长开放日”和矿区巡回义诊工作。他主动带队,来到海拔3100多米的鱼卡矿区,为这里的群众坐诊看病。每到“开放日”,小小的诊所里总是人满为患,大家都特别相信这个外地来的“援青专家”。牧民扎西告诉记者:“以前看病是个大难题,矿区的医务室条件有限,好多病都无从下手,去西宁的大医院还要提前安排车辆,真是太麻烦了!现在好了,南京的专家就在医务室里坐诊,小问题基本家门口就能解决,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们。”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司浩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身体上的不适,坐诊期间出现气短、头疼对他来说也都时常发生,但每每看到群众殷切的眼神,他总是告诉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司浩说:“我一直坚信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做好一名院长,必须要有耐心,要细心,更不能掉以轻心。能有机会在西宁传递力量,为各族群众带去健康,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也许就是这样一份初心与信念,医疗人才“组团式”援青成为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

就这样,在司浩、张磊两位医疗人才“组团式”援青专家的帮扶下,西宁市中医院已发展成为就医环境舒适、诊疗能力凸显、学科稳步发展、人才梯队合理、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现代化医院。而依托江苏省医疗卫生机构先进的管理、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倾力开展的医疗、人才、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帮扶援助工作还在持续温暖着高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高原人民的心田。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江苏援青医疗团队已将200余名业务骨干培养成科室“接班人”,为受援医疗机构建立诊疗规范标准、操作流程37项,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新业务36项,门诊诊疗患者3.2万人次,开展专科疑难手术1422例,喜结累累帮扶硕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