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派工、登记、监工、结算等环节均由一人经手,具体情况怎么没有公开公示?”近日,桐城市第二纪检监察协作区联合大关镇纪委,下沉到村级,对卅铺村临时用工开展监督。在检查中发现,该村连续多天的环境卫生整治临时用工均由村干部一人说了算,存在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

“村级用工管理很容易被忽视,却关乎村干部手中的小微权力。我们始终把村级账目规范运行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来抓,既紧盯重大支出,又抓早抓小重预防,从临时用工这类小事抓起,以强有力的监督将小微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桐城市第二纪检协作区负责人孙小祥说。

为加强监督力量,破解基层办案力量薄弱、“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桐城市纪委监委按照就近整合、区域划分、便于指导、利于工作的原则共设立3个协作区,每个协作区主任由桐城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主要负责人担任,并从15个乡镇各抽调1名精干力量集中到各协作区,利用闲置用房固定办公场所,切实发挥监督“前哨”作用。

桐城市组织协作区、镇纪委等人员开展交叉互查,采取看账目、访对象、到现场等方式,对村级财务支出、临时用工、公示公开等情况进行实地督查,精准发现了村级用工廉政风险等问题,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有关制度缺失,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

针对日常监督中暴露出的问题,协作区及时跟进,督促大关镇、吕亭镇等镇及时补足短板漏洞、完善制度,出台了《村级临时用工管理制度》,建立起临时用工库、派工单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并且用工费原则上一月一结报。村级用工,由过去“村干部说了算”变成“制度说了算”。

“现在用工,用谁不用谁按制度办。”吕亭镇横店村党总支书记吴问江说。通过建立制度,横店村临时用工实现了资金打卡发放、全流程可追溯,形成了完整闭环。

桐城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持续发挥纪检室、纪检组、协作区、镇街纪委“2+2”联动协作机制,聚焦小微权力运行“小切口”,精准靶向施策,构建权力运行监督长效机制,切实守好村级集体的“钱袋子”,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记者 李浩 通讯员 曹学军)

推荐内容